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包括管体、吸音片和压紧部,通过设置在管体内部的吸音片以实现对管体内产生的噪音吸收,在管体内设置压紧部以实现对吸音片的压合和气体的导流,其中,压紧部包括连接部和压臂,在压臂和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吸音片的容纳槽,以实现对吸音片的压合,防止吸音片因热量变化而降低吸音片的连接稳定性,在压臂上设置吸音孔以增大气流与吸音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音片在压合部分的吸音性能,在连接部的端部设置导流面,可使气流沿连接部的曲面所移动至压臂之间,保证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噪音。
公开号:CN214330736U
申请号:CN202023290632.6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树军;柴叶飞;周成林
申请人:Qingdao Libo Auto Parts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IPC主号:F01N1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
[n0002]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和消音器,一般为控制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三校催化器也安装在排气系统中,排气管一般包括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排气管在输送尾气过程中,容易因尾气的流动不平稳而导致引起较大噪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贴合降噪吸音片以实现对噪声的吸收,但采用该方式时,会因尾气自身热量作用于吸音片的表面进而影响吸音片安装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吸音片会发生褶皱或变相,影响其吸音性能。
[n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以提高吸音片在管体内部的固定稳定性进而保证其吸音性能。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包括:管体、吸音片和压紧部;
[n0005] 所述管体用于连接排气管,所述吸音片贴合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
[n0006] 所述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两个所述压紧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布设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压紧部包括连接部和压臂,所述压臂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压臂沿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压臂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间隔,在所述压臂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槽;
[n0007] 所述压臂上设置吸音孔;
[n0008] 部分所述吸音片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n0009] 所述连接部远离于所述吸音片的一侧设置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曲面。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片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孔的轴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相垂直。
[n0012]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吸音孔沿所述压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n0013]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在管体内部的吸音片以实现对管体内产生的噪音吸收,在管体内设置压紧部以实现对吸音片的压合和气体的导流,其中,压紧部包括连接部和压臂,在压臂和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吸音片的容纳槽,以实现对吸音片的压合,防止吸音片因热量变化而降低吸音片的连接稳定性,在压臂上设置吸音孔以增大气流与吸音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音片在压合部分的吸音性能,在连接部的端部设置导流面,可使气流沿连接部的曲面所移动至压臂之间,保证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噪音。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16]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包括:管体10、吸音片20和压紧部30。
[n0017] 管体10用于连接排气管,吸音片20贴合设置于管体10的内壁,吸音片20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于管体10的内壁。
[n0018] 压紧部30设置在管体10内,两个压紧部3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布设并分别连接于管体10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
[n0019] 压紧部30包括连接部31和压臂32,压臂32设置在连接部31上,连接部31连接于管体10的内壁,压臂32沿平行于管体10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压臂32与管体10的内壁相间隔,在压臂32与管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槽,部分吸音片20位于容纳槽内,以实现对吸音片20的压合,防止吸音片20因热量变化而降低吸音片20的连接稳定性,压臂32沿吸音片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实现对吸音片20的部分压合。
[n0020] 压臂32上设置吸音孔33,吸音孔33的轴线与管体10的轴线相垂直,多个吸音孔33沿压臂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压臂32上设置吸音孔33以增大气流与吸音片20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音片20在压合部分的吸音性能,
[n0021] 连接部31远离于吸音片20的一侧设置导流面34,导流面34为曲面,在连接部31的端部设置导流面34,可使气流沿连接部31的曲面所移动至压臂32之间,保证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噪音。
[n002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管体、吸音片和压紧部;
所述管体用于连接排气管,所述吸音片贴合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
所述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两个所述压紧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布设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压紧部包括连接部和压臂,所述压臂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压臂沿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压臂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相间隔,在所述压臂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槽;
所述压臂上设置吸音孔;
部分所述吸音片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连接部远离于所述吸音片的一侧设置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曲面。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片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壁。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孔的轴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相垂直。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音孔沿所述压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736U|2021-10-01|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
CN203050850U|2013-07-10|汽车排气消声器
CN206267937U|2017-06-20|一种排气尾管及汽车
CN203604019U|2014-05-21|一种汽车三元催化转换器
CN201232578Y|2009-05-06|汽车发动机前消声器
CN203239425U|2013-10-16|用于汽车的改良结构消音器
CN205977325U|2017-02-22|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器
CN212318133U|2021-01-08|一种降低尾管噪声及加强尾管的结构
CN204591404U|2015-08-26|一种汽车排气消声筒及汽车
CN204476515U|2015-07-15|柴油机车动力车头的消声器
CN211463564U|2020-09-11|一种具有消音降噪功能的雾化器
CN212898683U|2021-04-06|后消声器与排气尾管的连接结构
CN211924427U|2020-11-13|一种汽车的电动真空泵排气结构及汽车
CN206409294U|2017-08-15|一种摩托车用排气消声器
CN212642921U|2021-03-02|一种进气消声管结构
CN103375240A|2013-10-30|排气歧管总成
CN210738658U|2020-06-12|一种双腔消音器
CN209818252U|2019-12-20|一种降低噪音的缓冲罐进口消音管
CN206468414U|2017-09-05|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器
CN206338112U|2017-07-18|一种汽车排气管
CN214660429U|2021-11-09|一种前消声筒总成
CN208473967U|2019-02-05|发电机尾气消音总成
CN209604125U|2019-11-08|摩托车及其排气消声器
CN211370524U|2020-08-28|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
CN207177996U|2018-04-03|车用消音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90632.6U|CN214330736U|2020-12-30|2020-12-30|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CN202023290632.6U| CN214330736U|2020-12-30|2020-12-30|一种汽车尾端排气降噪装置|
[返回顶部]